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近年来,梅州市紧紧围绕“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梅州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
“一核”即以梅县区为核心,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的引擎。梅县区作为梅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梅县区积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带”即以梅州北部山区为纽带,打造绿色产业带。梅州北部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适宜发展绿色产业。近年来,梅州市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林业等绿色产业,形成了以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格局。
“一区”即以梅州南部沿海地区为区域,打造沿海经济合作区。梅州南部沿海地区地处珠三角和闽东南两大经济圈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梅州市积极融入沿海经济带,加强与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的产业合作,推动沿海经济合作区快速发展。
二、区域协同效应凸显
1.产业协同发展。梅州市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如电子信息产业,梅县区作为核心区,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梅州市还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梅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区域互联互通。目前,梅州市已建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实现了与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的快速连接。此外,梅州市还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人才交流与合作。梅州市加强与珠三角、闽东南地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梅州市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4.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梅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梅州市北部山区与周边地区共同打造绿色产业带,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总之,梅州市“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发挥区域优势,深化产业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畅游绿色生态,感受客家风情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优化,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助力10万老年人安享晚年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梅州医疗新篇章:首家三甲医院成功通过评审,区域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 • 丰顺县迈入职业教育新纪元: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全力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迎来新篇章: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业转型升级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获10亿元战略投资,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南磜镇发现民国“社账本” 农耕祭祀细节曝光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发力,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传统佳节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助力湾区“菜篮子”新基地崛起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圆满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 • 客家传统米程成年轻人口袋零食新宠,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与创新共绘民俗画卷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梅州蕉岭县长寿食品产业助力扶贫增收的生动实践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在梅州成功落地,为茶农保驾护航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味蕾之旅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重现革命历史场景
- • 梅县区隆文镇岩前村:喀斯特溶洞与地下河探险指南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 • 大埔县积极开展推广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千年客家精神
- • 梅州平远脐橙荣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口订单激增30%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实现全覆盖,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兴宁市磐安围:客家围龙屋里的家风文化传承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迎来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