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坝镇,是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红军英勇奋战,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埔县于1997年建立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纪念园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纪念广场、烈士陵园、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组成。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游客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气势恢宏。纪念碑两侧是烈士陵园,安葬着三河坝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陵园内庄严肃穆,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纪念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三河坝战役的经过、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以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这里,游客可以全面了解三河坝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重要意义,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里不仅是游客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好去处,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纪念园内,游客可以参加各种红色教育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在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还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推广活动,将红色旅游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游客在参观学习之余,还可以品尝当地美食、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
总之,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能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倾力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积极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州五华县创新“扶贫田间学校”培育技术能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百侯镇“鲤鱼灯舞”闹元宵引围观,传统民俗魅力四溢
- • 梅州五华鱼生荣登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梅江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守护居民健康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新篇章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平远县倾力推出山区教师交通补贴政策,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平远县差干镇成功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弘扬客家文化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展现文化魅力
- • 丰顺县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客家美食地图APP上线,智能导航带你寻味客家风味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在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平远差干镇:童子扮古演绎忠孝传奇,巡游活动再现民间风情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工,千年迁徙史再现辉煌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