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区域内的农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梅州五华县作为广东省内重要的农业县之一,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成功建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扶贫基地,为助力脱贫攻坚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五华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以蔬菜、水果、茶叶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五华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瞄准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广阔市场,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扶贫基地。
据了解,五华县“菜篮子”扶贫基地占地约5000亩,总投资约2亿元。基地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为核心,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的全程产业链。基地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有西兰花、菜心、芥蓝等,产品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五华县充分发挥了扶贫优势,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技术培训等方式,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50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此外,五华县还与粤港澳大湾区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同时,五华县还积极打造“五华菜篮子”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扶贫基地的带动下,五华县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基地的建成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基地的运营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县在打造“菜篮子”扶贫基地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基地采用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等环保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展望未来,五华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菜篮子”扶贫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五华县还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拓展市场,为区域内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梅州五华县建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扶贫基地,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助力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五华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 梅州“粤菜师傅”工程升级,客家美食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人数同比增长45%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长潭镇林业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圆满举行,首笔交易额突破1200万元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五华县多措并举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侨贤助力教育发展,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上一举夺魁,斩获3金2银创佳绩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荣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投产,良种覆盖率超95%,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盛大启幕,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合作新篇章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蕉岭县蓝坊镇米酒作坊:探寻古法酿酒技艺,感受客家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 梅州打造“5311”绿色产业体系,助力招商新篇章
- • 梅州新发现明代客家移民文献,为族谱研究注入新活力
- • 兴宁市合水水库:骑行露营,解锁生态旅游新玩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农业的和谐交响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大湾区产业溢出沃土,半年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擂茶争霸赛:三代传人同台竞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光伏扶贫产业园二期引资规模翻番,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梅州首推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试点,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梅江区倾力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梅州金柚宴创新菜式惊艳亮相粤港澳美食博览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全国行政村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