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大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西河镇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迎白马”民俗祈福活动,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这项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不仅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迎白马”民俗活动起源于西河镇,已有千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西河镇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在绝望之际,一位仙人骑着白马降临西河镇,用神力降下了甘霖,拯救了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仙人,西河镇人民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迎白马”活动。
活动当天,西河镇热闹非凡。清晨,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各种祭祀用品。上午九时,随着一声炮响,迎白马的队伍缓缓出发。队伍中,有威风凛凛的舞龙、舞狮,有翩翩起舞的秧歌队,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表演。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共同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在队伍的最前方,是象征着丰收的“白马”。这匹白马由村民手工制作,栩栩如生。在祭祀仪式中,村民们将“白马”视为神灵的化身,虔诚地祭拜。仪式结束后,村民们将“白马”牵到田间地头,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将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随着祭祀活动的进行,一场盛大的民间文艺表演也拉开了帷幕。舞龙、舞狮、秧歌、采茶戏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欢声笑语中,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魅力。
“迎白马”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村民们通过祭祀、舞蹈、歌唱等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成为了西河镇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河镇“迎白马”民俗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村民们融入了现代元素,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农耕文化。
总之,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活动,不仅是一次盛大的民间庆典,更是一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迎白马”民俗活动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盛大开幕,传承红色基因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共享文化盛宴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丰顺县留隍镇潮客文化融合示范村建设获省级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梅州古驿道焕新颜,千年盐茶古道重现风华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庭教育提升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平远县差干镇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率100%展现生态治理新成果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再添新翼:三家上市公司携手入驻,共筑医疗产业新格局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与创新的美味之旅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最新版本逆袭:传奇系列如何用情怀与创新重塑MMORPG黄金时代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助力粤闽赣边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研究院,定向培养农业硕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篇章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