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近日,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正式在梅州落成。与此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也同步开放,旨在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百年铁路精神。
陈宜禧先生,字子修,广东潮州人,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铁路事业,为我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潮汕铁路是我国首条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铁路,它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潮汕地区的交通状况,更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标志着梅州市对这位铁路先驱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铜像高约3米,立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潮汕铁路纪念馆广场,铜像基座上刻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简介,以及潮汕铁路的历史背景。
在铜像落成仪式上,梅州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出席,向陈宜禧先生铜像敬献花篮,表达了对陈宜禧先生的敬意。同时,还举行了潮汕铁路纪念馆揭牌仪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的铁路精神。
此次同步开放的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以潮汕铁路为主题,分为历史文化区、休闲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三大区域。公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百年前潮汕铁路的历史风貌,了解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历程。
历史文化区以潮汕铁路的历史为背景,展示了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生平事迹、潮汕铁路的建成历程以及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休闲体验区则通过模拟铁路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科普教育区则以互动式展览,普及铁路知识,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见识。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为梅州市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百年铁路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梅州市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缅怀,更是对百年铁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平远县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3倍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周边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显著,资源化利用率达65%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大埔县百侯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传统器物展映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平远县八尺镇成功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国际汉学研讨会聚焦胡曦《湛此心斋诗话》海外传播影响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再创新高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吹响新能源企业入驻号角,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梅州智慧农机共享中心正式启用,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五华县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全面启动,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助力虚拟经济新载体崛起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粤闽赣苏区对接会梅州签约23项目,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平远县河头镇相思河:泛舟溪涧,寻觅野生红豆树群的自然奇观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镇移民纪念广场落成:下南洋文化再聚焦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客家阿妈厨房故事:一碗姜糖鸡蛋的温情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生根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