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五华安流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三宫出巡”。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更是盛况空前,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文化的魅力。
“三宫出巡”是五华安流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项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通过巡游的形式,展示出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大早,安流镇的大街小巷就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况。
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鞭炮响,巡游队伍缓缓出发。队伍中,首先是三宫神像,它们分别是文武财神、土地公和城隍爷。神像由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栩栩如生,两旁是身着节日盛装的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
紧接着,巡游队伍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小吃摊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欢声笑语不断。
巡游队伍沿着安流镇的主要街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路巡游。沿途,两旁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彩旗、灯笼,为巡游队伍增添喜庆气氛。孩子们手捧鲜花,欢呼雀跃,为巡游队伍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水陆巡游。在巡游队伍中,有一艘巨大的彩船,船身绘有精美的图案,船头立着威武的龙头。彩船缓缓行驶在安流镇的河面上,与岸上的巡游队伍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水陆巡游过程中,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有民间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也让当地居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民俗。在巡游队伍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安流镇的骄傲,我们要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随着巡游队伍的缓缓离去,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一千年文化的传承却永远不会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五华安流镇的“三宫出巡”活动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绿色生态魅力绽放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五华横陂镇发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中秋佳节别样风情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沉浸式体验民俗技艺的活态传承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梅州兴宁市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时代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梅州成功举办客商大会,签约金额高达368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启动“家校共育”计划,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 • “丰顺县北斗镇埔寨剪纸AR数字藏品全球首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绽放科技之光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梅州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