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丙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扛关爷”巡游,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守护着丙村镇的平安与和谐。
“扛关爷”巡游,是丙村镇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风情的民间活动。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丙村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关爷”巡游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在巡游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关公像”。关公,即关羽,被誉为“武圣”,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地位。巡游队伍中,关公像被置于最前方,由村民们轮流扛着,寓意着关公的神威可以驱邪避凶,保佑村庄平安。
扛关爷的队伍由村民们自发组成,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除了关公像,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前来观看。
“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相互传递着关爱和祝福,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一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近年来,随着丙村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扛关爷”巡游活动逐渐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扛关爷”巡游活动中,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和谐、平安”的理念。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安。
当然,在享受这一民俗活动的同时,村民们也深知平安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巡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丙村镇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从活动现场的安保、交通疏导到应急处理,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总之,“扛关爷”巡游活动是丙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守护着丙村镇的平安与和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民俗活动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丙村镇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梅州举办全球客商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300亿,共绘发展新蓝图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庭教育提升
- • 大埔县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梅州兴宁市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实现全覆盖,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兴宁市永和镇盛大举办“客家擂茶擂台赛”,百位擂主同台竞技,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助力农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历史奥秘》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突破75%新里程碑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助力文旅消费新风尚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擂茶争霸赛:三代传人同台竞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下降35%
- • 兴宁市全面启动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