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共襄盛举。
“十月朝”糍粑节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时兴宁市一带瘟疫肆虐,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便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糍粑节。
糍粑,作为糍粑节的标志性食品,是用糯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再经过蒸煮、捣打等工序制成。糍粑不仅口感软糯,而且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糍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互相赠送,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径南镇的糍粑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节日当天,镇上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庙宇前,向神灵祈福。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糍粑节的早晨,径南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糯米香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蒸煮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将糯米粉揉成团,放入蒸笼中蒸熟,再取出捣打,直至糍粑变得软糯可口。制作糍粑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当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
糍粑节当天,镇上的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售卖着各种特色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糖水糍粑和糯米糍粑。糖水糍粑是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糖水中浸泡,口感香甜可口;糯米糍粑则是将糍粑切成片,裹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尝美食,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在径南镇,游客可以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制作糍粑的乐趣。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为径南镇带来了欢乐,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祈求平安、幸福,传递着美好的祝愿。如今,糍粑节已经成为兴宁市乃至广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而我们也期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糍粑的香气能够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祝福。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县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平远县“碳汇交易”试点启动,林业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蕉岭广福镇焕新“打船灯”非遗歌舞,传统习俗焕发新生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蕉岭县蓝坊镇“非遗美食厨王争霸赛”圆满落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全面启动“千企技改”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梅州举办全球客商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突破300亿,共绘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北斗镇“拾全拾美”传统农具文化展盛大开幕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举行祭祖大典,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