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一项旨在将传统青花瓷技艺引入校园的非遗传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举措不仅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一古老的技艺,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
高陂镇,位于大埔县东部,是广东省著名的陶瓷之乡。这里的陶瓷产业历史悠久,青花瓷更是享誉海内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逐渐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陂镇积极寻求创新,将青花瓷技艺引入校园,让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活动伊始,高陂镇邀请了当地技艺精湛的青花瓷师傅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技艺展示。师傅们现场演示了从选料、制坯、上釉到烧制的全过程,让学生们亲眼见证了青花瓷从无到有的神奇过程。在师傅们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瓷坯上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图案,体验了一把传统技艺的魅力。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和掌握青花瓷技艺,高陂镇还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业师傅为学生们授课。培训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旨在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学习青花瓷技艺。在培训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绘制青花瓷,还了解了这一技艺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高陂镇在非遗传承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授传统技艺的同时,鼓励学生们结合现代审美,对青花瓷进行创新设计。这种创新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血液。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不仅有助于培养一批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高陂镇,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非遗传承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门技艺,更懂得了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当然,非遗传承并非一蹴而就。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高陂镇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非遗传承体系。未来,高陂镇还将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更多关于青花瓷技艺的研究和推广活动,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之,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举措,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的技艺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传承千年。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盛宴: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体验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发展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篇章
- • 大埔百侯镇复刻明清“翰林宴” 三十六道进士菜重现古韵风华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现场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平远县东石镇丰泰堂:客家民居与红色革命旧址的双重魅力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客家水乡的碧水丹霞画卷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梅州“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梅州铜箔之都产业配套项目集中签约,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闪耀国际舞台,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校园书香浓郁,“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动力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国家级南药扶贫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统美食的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丰顺县北斗镇埔寨剪纸AR数字藏品全球首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丰顺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盛大开幕,激发创新活力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粤闽赣边物流中心崛起在望
- • 大埔县积极开展推广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千年客家精神
- • 梅州抢抓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突破300亿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平远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之旅
- • 《客家阿妈私房菜谱数字化,扫码即可学百道传统美味》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地方特色美食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梅州荣膺全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新圩镇“放心厨房”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标准再提升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传承客家待客之道的独特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