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近日,梅州市蕉岭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这一举措标志着蕉岭县在扶贫工作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交易中心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为生态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蕉岭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扶贫的新路径。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
据了解,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为原则,旨在将蕉岭县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交易中心主要经营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等生态产品,涵盖了茶叶、竹笋、蜂蜜、香菇等多个品种。
交易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蕉岭县县委书记表示:“建立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是我们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交易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拓宽生态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吸引了众多农户和企业的参与。农户们纷纷表示,交易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让他们不再为产品的销售发愁。同时,交易中心还通过举办产品展销会、推广会等活动,积极宣传蕉岭县的生态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交易中心还注重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交易中心与当地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生态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在交易中心的支持下,蕉岭县的生态产品市场逐渐繁荣。茶叶、竹笋、蜂蜜等特色产品不仅走出了山区,还远销全国各地。许多农户通过交易中心实现了增收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的新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将生态产品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此举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销售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
总之,梅州市蕉岭县建立的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为生态产品的市场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蕉岭县脱贫攻坚,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蕉岭县将继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民利企成效显著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与创新的美味之旅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生物多样性保护再获新突破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丰顺县留隍镇乡村医生培训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再提升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新地标
- • 梅州智慧口岸焕新颜,外贸企业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提升40%
- • 客家特色菌菇工厂化栽培项目成功投产,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的独特艺术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梅州丰顺县汤坑镇异地搬迁扶贫工程圆满竣工,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蕉岭县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州职业教育城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新篇章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热血传奇职业指南:战士、法师、道士的深度解析与实战策略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沉浸式体验民俗技艺的活态传承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篇章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据全国七成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圆满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兴宁油茶产业升级,迈向百亿级木本油料基地的宏伟蓝图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共筑平安和谐家园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成功吸引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