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位于我国广东省平远县的泗水镇,近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糍粑”大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这场大赛不仅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更让参与者们重温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糍粑,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美食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在平远泗水镇,打糍粑更是一种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技艺。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居民都会聚集在一起,用传统的木槌将糯米捣成糍粑,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此次大赛在泗水镇的文化广场举行,吸引了数百名参赛者。比赛现场,百斤重的木槌在参赛者们的挥舞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糯米在木槌的敲打下,逐渐变得粘稠,最终变成了一个个圆润的糍粑。
“小时候,每逢过年,家里都会做糍粑,那时候的糍粑都是用石臼捣的,虽然辛苦,但吃起来特别香。”一位参赛者回忆道。这位参赛者今年已经60岁了,她表示,这次参赛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艺,更是为了唤起大家对童年记忆的回忆。
比赛现场,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打糍粑的过程,非常震撼。这种传统的技艺,让我感受到了我国民间文化的魅力。”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们还展示了各种独特的打糍粑技巧。有的选手用木槌快速敲打,糯米瞬间变得粘稠;有的选手则用木槌轻轻拍打,糯米逐渐变得有弹性。这些技巧让观众们目不暇接,纷纷为选手们鼓掌叫好。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当地的一位老工匠获得了比赛的冠军。这位老工匠表示,自己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打糍粑,如今已经传承了三代。这次比赛,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这一民间技艺的决心。
此次“打糍粑”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平远泗水镇的民俗文化,还让参赛者和观众们重温了儿时的美好记忆。在今后的日子里,平远泗水镇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技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平远泗水镇的“打糍粑”大赛,正是这样一场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来自民间的记忆。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民间武艺研究再获突破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上举相思谷:瀑布群与红豆林的生态秘境之旅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兴宁市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扶贫新篇章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梅州设立全国首个客家方言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梅江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助力生态扶贫,共建绿色家园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珍贵文化遗产
- • 梅县区智慧物流园盛大投入运营,助力粤闽赣三省物流发展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丰顺县北斗镇埔寨剪纸AR数字藏品全球首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江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热血传奇最新游戏版本深度解析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食品安全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愁记忆,留住客乡韵味》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盛大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围观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50余个特色兴趣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与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
- • 梅州梅江区创新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州打造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历史文化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