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近日,梅州市首条全域旅游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不仅连接了梅州各个角落,还串联起了30个特色村落,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梅州市全域旅游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梅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此次通车的全域旅游公路,全长约100公里,途经梅州市的多个区县,将梅州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
这条公路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梅州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精心设计了多个观景台、休息站和特色村落,让游客在旅途中既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深入了解梅州的历史文化。
全线通车后,游客可以沿着这条公路,从梅州市区出发,依次游览大埔县的茶阳古镇、丰顺县的八乡山、五华县的岐岭镇等30个特色村落。这些村落各具特色,既有古朴的明清古建筑,又有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茶阳古镇,作为梅州市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茶阳古城墙、茶阳古街、茶阳古井等。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古时候的繁华景象,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乡山,被誉为“广东的香格里拉”,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登山、观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岐岭镇,则以其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而闻名。这里的客家围屋、客家美食、客家山歌等,都让游客流连忘返。
梅州市全域旅游公路的通车,不仅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梅州市政府还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如免费导游、免费停车场、免费wifi等,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梅州的热情与周到。
此外,梅州市全域旅游公路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沿线村落纷纷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起了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总之,梅州市首条全域旅游公路的通车,标志着梅州市全域旅游新时代的正式开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将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助力山区油橄榄产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踪迹,保护工作再添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腌面产业链崛起,万人就业新篇章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盛大开工,共筑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梅州发布全国首个客家饮食文化指数,助力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转型升级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勇夺八金荣光
- • 语言学家罗蔼其《客方言》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赣闽粤交通枢纽助力梅州招商引资,开启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州现代种业创新园盛大开园,优质种苗辐射粤闽赣地区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儿科医学瑰宝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我国农村冷链物流骨干网建成,冷藏能力达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焕发新生,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崛起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市开通“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助力乡村振兴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方程考原》在数学史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