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百侯古镇以其独特的明清婚俗——“六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体验传统婚嫁文化的魅力。
百侯古镇,原名“百侯村”,因村中有一座名为“百侯”的古城而得名。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在百侯古镇,明清时期的婚俗“六礼”得以完整地传承下来。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婚嫁的严谨和庄重,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纳采是古代婚礼的第一步,男方家向女方家求婚,送上一份礼物,以示诚意。接着,问名,男方家向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确定婚期。纳吉则是男方家将女方的名字和八字请道士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
随后,纳征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表示正式订婚。请期则是男方家选定婚期,并通知女方家。最后,亲迎是婚礼的高潮,男方家派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在百侯古镇,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感受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古镇内,古老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明清时代。
在纳采环节,男方家送上的礼物,既有寓意吉祥的物品,如金猪、金鸡等,也有寓意美满的物品,如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问名时,男方家会请来一位媒婆,负责与女方家沟通,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纳吉环节,古镇内的一位道士会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古代婚嫁的神秘色彩,也展示了道士的精湛技艺。
在纳征环节,男方家会派出一支盛大的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彩礼和嫁妆中,既有金银珠宝,也有各种寓意吉祥的物品,如绣花鞋、红绸缎等。
请期环节,男方家会选定一个吉日,通知女方家。最后,在亲迎环节,男方家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迎亲仪式,新娘乘坐花轿,由娶亲队伍护送,来到男方家。
百侯古镇的明清婚俗“六礼”,不仅展示了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一独特的婚俗得以传承,成为了古镇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婚嫁的风采,还可以感受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 • 梅县区再创便民新举措: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服务正式开通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大埔县倾力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精神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探寻高山茶园的日出云海仙境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 • 《客家阿婆手绘美食漫画集出版,记录百味乡愁》
- • 兴宁市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筛查项目,守护青少年光明未来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领略传统美食的匠心独运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绽放科技之光
- • 梅州打造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梅县区金柚深加工助力扶贫产业链价值提升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人数同比增长45%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梅州首家客家美食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客家饮食文化魅力
- • 梅州开启“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探寻传统美食的秘密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公益岗,安置困难群众56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热血传奇:新手入门指南(职业篇)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持证人数突破两万,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响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进军欧盟市场展现中国果品魅力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焕发新活力
- • 大埔西河镇清明春祭,张氏家风家训引共鸣
-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荣获国家环保大奖,绿色农业发展再迈新台阶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教育资源共享再升级
- • 国际汉学研讨会聚焦胡曦《湛此心斋诗话》海外传播影响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惊艳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盛大开学,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州创新举措,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长河
- • 梅州古驿道焕新颜,千年盐茶古道重现风华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激发教育创新活力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风采
- • 梅州古窑遗址揭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的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