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积极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日,平远县开展了“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次评选活动由平远县教育局主办,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县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评选出了10所“家校共育”示范校。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严格按照评选标准,从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家校活动开展情况、家校沟通渠道、家校合作成果等方面对参评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的示范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示范校普遍建立了家校共育领导小组,明确了家校共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了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开展家校活动。示范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三是拓宽家校沟通渠道。示范校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动态,确保家校信息畅通。
四是家校合作成果显著。示范校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评选出的“家校共育”示范校为全县中小学树立了榜样,为进一步推动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活动结束后,平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了解,平远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对家校共育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家校共育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家校共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丰富家校活动形式,促进家校互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四是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的圆满落幕,标志着该县家校共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平远县将继续深化家校共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华侨将军邓仲元军事思想研讨会在穗召开 首次公开战时密电
- • 梅州法院集中宣判涉黑恶案件,37人获刑,彰显法治权威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跨县产业集群崛起,梅州打造粤闽赣边区农业枢纽新格局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大放异彩,勇夺八金!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走向全国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兴宁市“扶贫茶园”助力整村脱贫摘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梅州经济发展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论坛盛大召开,10万字研究成果精彩发布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梅州蜜柚皮糖出口日本,年创汇超五百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农增收效益翻番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加速融入大湾区,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0亿,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焕新颜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大埔县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丰顺县埔寨火龙:国家级非遗的元宵狂欢盛况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地标: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成亮点
- • 梅江区携手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儿科医学瑰宝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梅州首次发布县域教育质量发展白皮书,全面展示教育发展新成果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开通“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五华县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华南师大与梅州携手共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荣获GAP认证,绿色健康引领行业发展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 梅州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打造百亿特色农业新格局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