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近日,梅州市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在梅州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梅州文旅融合发展,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共同参与,共同探讨梅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论坛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动梅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世界客都”的品牌建设、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旅游产品的创新与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认为,梅州要实现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世界客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梅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志锋在论坛上表示,梅州将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独特优势,以“世界客都”为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提升客家文化的吸引力;二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三是创新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同时,与会嘉宾还就如何整合梅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认为,梅州应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此外,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旅游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旅游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方面,专家们建议,梅州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拓宽旅游市场。同时,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提升,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此外,论坛还就如何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协同合作进行了探讨。与会嘉宾认为,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大投入,提升产品品质;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梅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梅州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梅州“世界客都”的新蓝图必将逐步实现,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旅游体验。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林风眠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启幕,传承与创新交织艺术新篇章"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客家预制菜中央厨房正式投产,日加工农产品突破百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梅县区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徐氏中医文化传承研讨会”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蓬勃发展,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五华县豆腐角:传统美食走出国门,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焕发乡村新活力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硕果累累,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
- • 《热血传奇》新手必看:三大职业全面解析,助你快速上分
- • 丰顺县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客都渔歌"品牌全新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发展新潮流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试点“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业项目荣获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金奖,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兴宁市新建现代化体育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 蕉岭县“数字乡村”平台全面覆盖行政村,助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梅州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占比提升,全面培养新时代人才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信息透明化,共筑美好未来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率提升30%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