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近日,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在镇文化广场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展示城北镇在“一村一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花卉苗木产业的蓬勃发展,产值成功突破亿元大关。
城北镇位于梅江区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花卉苗木的种植。近年来,城北镇紧紧围绕“一村一品”战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成果展现场,各式各样的花卉苗木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展出的品种包括玫瑰、百合、菊花、兰花、盆景等,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品种。参展的农户们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产品,并现场展示种植、养护技术。
据了解,城北镇花卉苗木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从种植、加工、销售到出口,各个环节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镇共有花卉苗木种植基地100多个,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
在“一村一品”战略的推动下,城北镇花卉苗木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2019年,全镇花卉苗木产值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产值占全镇花卉苗木总产值的6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此次成果展不仅展示了城北镇花卉苗木产业的辉煌成就,还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参展农户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展览,他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城北镇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花卉苗木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将城北镇花卉苗木产业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此次“一村一品”成果展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城北镇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方面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城北镇花卉苗木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梅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共享免费艺术教育阳光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汇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全国首条南药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丰顺投产,效率提升300%,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再续辉煌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再创新高,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引领产业升级,生产效率提升40%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 助推脱贫成果巩固
- • 梅州试点“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县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功签约外资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蕉岭县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传承千年技艺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乡村振兴
- • 客都美食新名片:梅州牛肉干跨境电商热销,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深入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文化记忆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奉献者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梅州兴宁市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迈向50亿元新高峰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金柚迈入RCEP新纪元: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新时代学子
- • 梅县区全力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启动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长潭镇林业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圆满成功,首笔交易额达1200万元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正式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泗水镇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扩产,年供应中药材原料500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成果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龙村镇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发电量达30亿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