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脱贫攻坚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梅州老城区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穿越时空的美食记忆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蕉岭县长潭旅游区:秋日红叶与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经济发展新篇章:50个新闻标题见证辉煌成就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完美碰撞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历史记忆焕发新光彩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与暨南大学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谱文化传承新篇章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江区恢复“转火”习俗,百年祖屋重燃灶火续香火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梅州经济腾飞新篇章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梅江区残疾人技能培训助力自主脱贫,提升生活品质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复古传奇游戏2025:经典玩法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热血传奇职业指南:战士、法师、道士的深度解析与实战策略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