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项农业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光互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素有“世界金柚之乡”的美誉,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梅州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座座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阳光照射下,光伏板熠熠生辉。而在光伏板下方,却是另一番景象:金黄色的金柚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就是梅州市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的示范点。
“光伏板下种植金柚,既能发电,又能种植,一举两得。”丰顺县金柚种植户陈先生兴奋地说。原来,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板可以降低土壤温度,为金柚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吸收阳光,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金柚的生长。
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金柚吸收水分。在干旱季节,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金柚提供充足的水分。
再次,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光伏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光伏板下种植金柚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农民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如蔬菜、药材等,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梅州市在农光互补新路径探索中,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光伏板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光互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梅州市农光互补项目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金柚、蔬菜、药材等作物竞相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总之,梅州市光伏板下种植金柚的农光互补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客家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航天功臣孙家栋为梅州中学题写校训 勉励学子探索宇宙奥秘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新材料突破发展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升级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热血传奇技能攻略:从基础机制到深度应用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品牌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三圳酿粄美食节盛大开幕,30种粄食展现客家智慧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国际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