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项农业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光互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素有“世界金柚之乡”的美誉,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梅州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座座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阳光照射下,光伏板熠熠生辉。而在光伏板下方,却是另一番景象:金黄色的金柚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就是梅州市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的示范点。
“光伏板下种植金柚,既能发电,又能种植,一举两得。”丰顺县金柚种植户陈先生兴奋地说。原来,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板可以降低土壤温度,为金柚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吸收阳光,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金柚的生长。
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金柚吸收水分。在干旱季节,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金柚提供充足的水分。
再次,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光伏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光伏板下种植金柚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农民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如蔬菜、药材等,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梅州市在农光互补新路径探索中,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光伏板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光互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梅州市农光互补项目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金柚、蔬菜、药材等作物竞相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总之,梅州市光伏板下种植金柚的农光互补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兴宁市新建现代化体育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助力全民健身新篇章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以“教育+文旅”融合,打造客家研学之旅新亮点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扛仙师”神秘傩舞震撼上演,民俗文化魅力四溢
- • 农村危桥改造三年行动圆满完成,78个偏远村受益匪浅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添丁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助力孵化企业45家
- • 丰顺县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州平远县脐橙节签约扶贫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大学生返乡用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助力家乡美食走向全国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签约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侨贤情系故里,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发展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再攀高峰突破万吨大关
- • 客都稻米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农耕文明璀璨重现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五华县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全面启动,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梅州金柚迈入新纪元: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长河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环保与循环经济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蓬勃发展,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达到75%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五华县红木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传统工艺产值飞跃式提升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禽蛋保供基地,日供鲜蛋200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梅州创新举措:推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焕发新生,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