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在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糍粑”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唤醒童年记忆的盛会。百斤重的木槌在参赛者手中挥舞,敲打出一片片金黄的糍粑,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光。
糍粑,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习俗。在平远泗水镇,打糍粑更是当地人民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运的重要活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这场热闹非凡的大赛。
清晨的阳光洒在泗水镇的古朴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糯米香。参赛者们身着节日盛装,精神抖擞地来到比赛现场。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手持百斤重的木槌,用力地敲打着蒸熟的糯米团。糯米团在木槌的敲打下,逐渐变得粘稠,最终形成了一块块金黄的糍粑。
比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观众们热情地为参赛者加油鼓劲,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参赛者们也沉浸在比赛的喜悦中,忘却了疲劳。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本次大赛的优胜者。
“小时候,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跟着大人一起打糍粑,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一位参赛者感慨地说。的确,打糍粑这项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敲打糯米团的过程中,人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情。
在比赛间隙,主办方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唱山歌等,让游客们充分体验到了平远泗水镇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许多当地居民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比赛,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在平远泗水镇,打糍粑这项传统技艺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通过举办“打糍粑”大赛,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项传统技艺,还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快乐。
百斤木槌唤醒了童年记忆,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如平远泗水镇的“打糍粑”大赛,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我们的祖国。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共筑平安和谐家园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助力培养体育新生代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签约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蕉岭县蓝坊镇米酒作坊:探寻古法酿酒技艺,感受客家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探寻古窑遗址,追寻青花瓷片的历史足迹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五华县荣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助力中国足球崛起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村村建起文化礼堂,文明实践浸润乡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投产,良种覆盖率超95%,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持证人数突破两万,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州柚香马拉松:一场国内外万名跑者的狂欢盛宴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