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粤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近日,梅州市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这是梅州市乃至粤东地区能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梅州市丰顺县,是国家“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之一。该电站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约为5.6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约为5.2亿千瓦时。电站的建成并网发电,将为梅州市乃至粤东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得到了国家能源局、广东省政府以及梅州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梅州市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电站的建设,不仅为梅州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助力了地方经济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灵活的储能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备用等作用。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并网发电,将有效缓解梅州市及粤东地区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电站的运行将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据了解,梅州抽水蓄能电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节能:电站采用高效的水轮发电机组和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了发电效率,降低了能耗。
2. 环保低碳:电站采用清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3. 灵活可靠:电站具有调峰、调频、调相等作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4. 安全稳定:电站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式并网发电,为梅州市乃至粤东地区的绿色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加大绿色能源投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为我国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首先,梅州市将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同时,梅州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能源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区域能源发展。
其次,梅州市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最后,梅州市将积极开展能源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梅州市能源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的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今后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焕新颜,客家建筑群成为文旅新地标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中的农耕文化诗篇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绿色生态魅力绽放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大埔县“稻渔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新篇章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启动,百年商埠风貌焕新颜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地标: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期待
- • 兴宁市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华侨将军陈节烈士遗物回家:缅北抗战血衣见证历史荣光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榜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改革成果显著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保险机制,有效防范返贫风险
- • 梅江区返乡创业孵化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挖掘创新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梅州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引领现代农业研发新篇章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焕发乡村新活力
- • 梅州生态农业走廊:引进荷兰现代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农业新典范
- • 丰顺县潭江镇畲族文化节盛大开幕,民族风情魅力绽放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刁坊镇智慧果园上线AI巡检系统,水果优质率提升40%,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华侨实业家徐统雄故居变身侨史馆,沉浸式体验南洋岁月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助力现代农业研发迈向新高度
- • 五华县积极推动“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侨乡文化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丰顺县潭江镇茶叶产业园升级,引领“中国高山茶”品牌新标杆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州与厦门大学携手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传承与创新客家文化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