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近年来,我国各地红色旅游资源日益受到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的“红色交通线”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旨在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
兴宁市水口镇,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红色交通枢纽,曾是中央苏区通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如今,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让这段红色历史得以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光辉岁月。
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主展厅、辅助展厅三个部分。序厅以“红色交通线”为主题,展示了水口镇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主展厅分为“红色交通线的历史”、“红色交通线的英雄”和“红色交通线的传承”三个板块,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水口镇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风貌和英雄事迹。辅助展厅则展示了水口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成果。
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缅怀,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近年来,水口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水口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民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据统计,水口镇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其次,水口镇注重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水口镇还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乡村旅游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最后,水口镇以红色旅游为纽带,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当地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水口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标志着水口镇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水口镇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旅游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的开放,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水口镇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五华县狮雄山秦汉遗址:穿越千年的考古文化探秘之旅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盛大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航天功臣孙家栋为梅州中学题写校训 勉励学子探索宇宙奥秘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新亮点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 梅州平远县全力推进“教育强镇”计划,亿元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平远县倾力推出山区教师交通补贴政策,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推进“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南磜镇非遗美食街盛大开街,糍粑、笋粄等30种小吃引客纷至沓来
- • 五华县石雕艺术节盛大揭幕,百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焕发生机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探秘梅县区桥溪古村:百年客家民居的静谧之美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黄花岗起义英勇篇章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潮涌动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乡村振兴再添新力:院士领衔,专家顾问团献策助力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丰顺埔寨火龙筹备升级,元宵夜将创规模新纪录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州兴宁市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成功获省级立项,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率提升30%
- • 乡贤理事会显成效,梅州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梅州侨贤慷慨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现代化
- • 五华县汉光超顺农旅园:引领现代农业与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新标杆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盛大开学,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