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近日,一场名为“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展览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前来参观。此次展览共展出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拍摄的200幅珍贵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首次公开,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瞬间。
李玉阶,这位出生于1925年的华侨摄影家,曾在抗战时期担任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英勇事迹。此次展览的200幅作品,涵盖了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等,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感。
展览现场,一幅幅黑白照片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所拍摄的《淞沪会战》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民在战场上英勇拼搏的场景,令人动容。其中,《淞沪会战》中的《激战正酣》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战场上顽强抵抗日军进攻的瞬间,画面中炮火纷飞、硝烟弥漫,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此外,展览中的《南京大屠杀》系列作品,更是让人痛心疾首。这些作品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我国同胞在战争中的苦难。其中,《南京大屠杀》中的《母亲与孩子》一幅,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火中怀抱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的《平型关大捷》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队在平型关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这些作品中的《胜利的号角》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胜利后欢呼雀跃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据悉,这些珍贵作品在李玉阶先生生前未曾公开展出。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李玉阶先生的家属和抗战老战士出席开幕式,共同缅怀这段历史。
此次“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举办,不仅是对李玉阶先生摄影艺术的肯定,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这些珍贵的抗战影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末,广大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可前往参观。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历史,感受李玉阶先生的摄影艺术,缅怀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热血传奇职业指南:战士、法师、道士的深度解析与实战策略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新篇章开启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创教育新篇章
- • 丰顺留隍镇“赛大猪”民俗重启:600斤神猪巡游祈丰年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五华县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助力粤闽赣边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正式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民生福祉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工业上楼”试点启动,破解山区土地制约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梅州智慧农机共享中心正式启用,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全面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