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将军陈烙痕抗战文物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同步举行,传承抗战精神
近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和华侨华人关注。此次捐赠仪式的主角是华侨将军陈烙痕,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抗战文物无偿捐献给印尼,旨在传承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陈烙痕将军,原名陈锡铭,191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曾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国远征军高级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捐赠的文物包括抗战时期使用的武器、军装、勋章等珍贵物品,共计数百件。
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的华侨文化中心举行,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印尼华侨华人纷纷前来观看,共同缅怀抗战英雄,传承抗战精神。捐赠仪式上,陈烙痕将军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他表示:“这些文物是我亲身经历的历史见证,我希望通过捐赠,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铭记抗战英雄。”
印尼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在仪式上表示,陈烙痕将军的捐赠行为充分体现了华侨华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印尼人民的友好情谊。他们表示,将充分利用这些珍贵文物,开展抗战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抗战历史,珍惜和平生活。
此次捐赠仪式得到了印尼政府的高度重视。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在致辞中表示,陈烙痕将军的捐赠是对印尼和中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也是对印尼抗战历史的尊重。他希望这些文物能够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促进两国文化交流。
捐赠仪式结束后,陈烙痕将军与印尼华侨华人代表共同参观了华侨文化中心,并参观了即将展示的抗战文物。参观过程中,陈烙痕将军详细介绍了每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在场的观众深受感动。
此次捐赠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对陈烙痕将军爱国情怀的肯定,更是对印尼华侨华人团结一心、传承抗战精神的赞扬。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据悉,这些抗战文物将在印尼华侨文化中心设立专门的展厅进行展示,供广大民众参观学习。此次捐赠仪式的成功举行,必将为印尼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民间友好交往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筑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典范
- • 梅州五所高中荣膺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兴宁罗岗镇柿子节盛大开幕,农耕文化体验受热捧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圆满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盛大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企业入驻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 • 梅州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打造百亿特色农业新格局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就业新机遇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客家文化元宇宙平台上线,数字孪生再现23处名人故居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州蕉岭县长寿食品产业助力扶贫增收的生动实践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大埔西河镇举行清明春祭,张氏家风家训引共鸣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音乐大师张雁虹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惊艳首演,奏响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积极推动“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邀您共赴味蕾盛宴
- • 梅州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百场公益讲座助力家长育儿之路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加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惊艳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创新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医疗服务升级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传承再获国际认可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的闪亮明珠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实现高效灌溉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荣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带来绿色福祉
- • 客家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千年智慧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互联网+农业”电商平台助力农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梅州教育新篇章:首次举办“教育开放日”,家长可预约进校观摩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确保30万居民饮水安全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