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将乡村旅游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旅游带动扶贫、以扶贫促进旅游的发展之路。梅州市蕉岭县作为广东省乡村旅游扶贫的先行者,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近年来,蕉岭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将乡村旅游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蕉岭县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客家围屋、以山水风光为背景的乡村旅游景点、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农家乐等。这些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二、创新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与扶贫的有机结合
蕉岭县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实现了乡村旅游与扶贫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机制。蕉岭县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2. 培育乡村旅游扶贫主体。蕉岭县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批具有经营能力的乡村旅游扶贫主体。
3. 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蕉岭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乡村旅游示范村等,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蕉岭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实现增收致富。据统计,蕉岭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80%的贫困人口,为贫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三、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蕉岭县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乡村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据统计,蕉岭县乡村旅游收入从2016年的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0%。
2. 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蕉岭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5000元增长到2020年的8000元。
3. 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如:道路、水利、电力等,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梅州市蕉岭县在“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蕉岭县将继续深化“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丰顺县砂田镇黄花村:梯田花海中的农耕文化诗篇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确保农村校车全覆盖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棉洋镇惊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金山银山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平远县“扶贫特派员”制度创新助力帮扶实效显著提升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热血传奇最新游戏版本深度解析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得桂冠,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梅州“粤菜师傅”工程升级,客家美食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拍出680万 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现罕见“双彩虹”奇观,朋友圈瞬间被刷爆!
- • 梅州首座跨江双层景观大桥合龙,开启城市交通新篇章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安流镇东礼大桥通车,破解10万群众出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热点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襄盛举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土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盛大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的“新潮流”之旅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五华县荣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助力中国足球崛起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