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圆满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近日,随着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的顺利竣工,该镇3万余村民的出行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座承载着村民出行希望的新桥,不仅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这座位于中行镇中心位置的危桥,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桥梁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长期以来,村民出行只能依靠这座危桥,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平远县高度重视危桥改造工作,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工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平远县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这座新桥终于建成通车。新桥全长80米,宽6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满足当地村民的出行需求。
新桥的建成,让中行镇的交通状况焕然一新。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过桥时总是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新桥,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对于这座新桥,村民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以前过桥,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生怕桥会塌下来。现在好了,新桥建好了,我们出行再也不用担心了。”一位村民激动地说。
此外,新桥的建成还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中行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新桥的通车,使得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有利于当地农产品外销,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新桥的建成,将有助于我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中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平远县,像中行镇这样的危桥改造工程还有很多。近年来,平远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努力为村民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平远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之,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的竣工,标志着该镇交通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平远县将继续努力,为村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新亮点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文化
- • 梅州机器人产业园:入驻企业实力雄厚,引领行业先锋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开启茶叶保险新篇章: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东石镇丰泰堂:客家民居与红色革命旧址的双重魅力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梅州经济发展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助力山区油橄榄产业蓬勃发展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平远县“旅游+扶贫”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人才驿站:引进2000名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龙岗镇发现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嘉应学院博士工作站获批设立,粤东教育再添新里程碑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民间武艺研究再获突破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试点“校园农场”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转型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五华县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全面启动,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州教育基金会慷慨解囊,2000名困难学子共享助学阳光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新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发力,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梅州“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新篇章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粤闽赣边物流中心崛起在望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产品进粤港澳”专项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荣登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古建智慧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助力农产品溯源,全面开启食品安全新时代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古韵传承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平远县全面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