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一项名为“积分制”的村民参与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过去,由于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三圳镇积极探索创新,引入了“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积分制”的核心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维护、邻里互助等活动,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这种模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村庄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在实施“积分制”之前,三圳镇的村庄环境脏乱差,村民对村庄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如今,随着“积分制”的推广,村民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既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兑换到了实用的生活用品,一举两得。
具体来说,三圳镇的“积分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卫生: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2. 邻里互助:村民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邻里互助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3. 村庄治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如参加村民大会、提出村庄发展建议等。参与村庄治理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4. 公益活动:村民参加村庄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敬老爱幼等。参与公益活动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积分兑换方面,三圳镇设立了积分兑换中心,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兑换中心定期公布兑换物品清单,村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兑换。
“积分制”推广以来,三圳镇的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许多村民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不仅自己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还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当然,“积分制”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如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等。对此,三圳镇不断优化“积分制”方案,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积分制”在村民中深入人心。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积分制”的推动下,三圳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引领产业升级,生产效率提升40%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升级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石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梅江区客家围龙屋“转火”仪式再现古礼,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炉: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五华县打通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盛大开幕,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凝聚力量,推动规模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推动客家文化全球传播”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精彩绽放,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五华县积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五华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点亮美好生活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引领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就医难题迎刃而解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歌手功力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打卡热点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 • 梅州铜箔之都产业配套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县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梅州市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蕉岭县创新扶贫互助金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隆重启幕,共绘美丽乡村新篇章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发布: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绽放新时代光彩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改善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助力湾区“菜篮子”新基地崛起
- • 五华县石雕艺术节盛大揭幕,百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文化瑰宝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