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广东省丰顺县,一种名为“扶贫小院”的庭院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丰顺县面临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丰顺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其中“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一户一院一业”,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丰顺县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如种植茶叶、竹笋、中药材等,养殖鸡、鸭、鱼等。这些特色产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
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丰顺县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素质。丰顺县定期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丰顺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自“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实施以来,丰顺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丰顺县共有2.3万户农户参与“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其中贫困户1.5万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30%以上。
如今,“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各地纷纷借鉴丰顺县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庭院经济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丰顺县将继续深化“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能够共同努力,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经济发展新篇章:50个新闻标题见证辉煌成就
- • 五华采石场遗址公园开放,千年石文化重焕生机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再创新高,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兴宁市农村电商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平远县积极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州智慧口岸焕新颜,外贸企业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提升40%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启动,百年商埠风貌焕新颜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释放市场活力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与荔枝采摘的田园乐趣之旅
- • 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欢庆新春佳节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 • 梅州五所中小学荣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西郊街道社区食堂助农新举措:每周采购滞销农产品超2吨,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