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近日,我国首条民营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在梅州市隆重落成,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也同步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卓越贡献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
陈宜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建设者,被誉为“中国民营铁路之父”。他于19世纪末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历经艰辛,成功缔造了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铜像落成仪式在梅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铜像高约3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宜禧先生的英姿。铜像背后,是一座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铁路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宜禧先生的伟大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陈宜禧先生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陈宜禧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座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公园以陈宜禧先生的潮汕铁路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铁路合作,我国铁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弘扬陈宜禧先生的精神,传承铁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陈宜禧先生的拼搏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客都梅州牛肉干:跨境电商助力新名片,美食热销全球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梅江区创新举措,率先试行“家长学校”联动育人新模式
- • 梅江区“扶贫文化墙”助力弘扬脱贫正能量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大埔县全面推广“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格局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 保障群众权益,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内百家企业共筑新篇章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梅州建成全国首家客家文化主题图书馆,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2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梅州五华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引领足球产业发展新潮流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设成果显著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正式实施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潮涌动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共进,开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梅州名人档案库惊现丘逢甲台湾军事布防图手稿:历史瑰宝重见天日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举行祭祖大典,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平远县倾力推出山区教师交通补贴政策,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榜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关注
- • 梅江区创新举措,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实现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畅享竹林清风之旅
- • 梅州实施“扶贫数字基建”战略,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梅州全力推进“僵尸企业”清理,盘活工业用地千亩,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全力推进“扶贫成果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防洪灌溉,助力20个自然村发展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华侨试验区梅州片区引资超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健康服务升级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