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近日,梅州市首个零碳示范村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梅州市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市乃至广东省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新样板,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都严格遵循零碳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绿色家园。
零碳示范村的建设,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上,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在能源利用上,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在交通出行上,鼓励村民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走进零碳示范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它们采用当地特色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房屋的墙体采用新型保温材料,隔热性能良好,大大降低了空调、暖气等设备的使用频率。此外,每户人家都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设备,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在能源利用方面,零碳示范村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覆盖了整个村庄,为村民提供生活用电。此外,村里还建设了风力发电设施,进一步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利用上,村庄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绿化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交通出行方面,零碳示范村鼓励村民使用低碳交通工具。村里配备了公共自行车,方便村民出行。此外,村庄还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桩,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碳排放。
零碳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村里引进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零碳示范村还成为了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投入使用,是梅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努力打造更多零碳示范村,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梅州力量。
总之,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个示范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绿色、环保、宜居的家园,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全国绿色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客家特色菌菇工厂化栽培项目成功投产,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丰顺县留隍镇端午龙舟竞渡,韩江两岸共庆佳节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丰顺龙岗镇清代“马图茶”文献揭示茶道文化之源远流长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万人就业,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五华县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焕新颜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跨界时尚品牌,非遗创新之作引领潮流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客家童谣数字化工程启动:百首古调将永久保存,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典范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丰顺潘田镇铁矿石绿色开采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绿色转型再迈坚实一步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梅州丰顺县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积极引入新能源企业,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硕果累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平远县脐橙节签约扶贫项目金额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文旅融合焕发百年围屋新活力
- • 梅州铜箔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助力高端电子材料产业链延伸
- •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平远县打通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