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近日,梅州市蕉岭县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这不仅是对蕉岭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蕉岭县未来绿色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试点县,蕉岭县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森林康养水平,打造全国知名的森林康养品牌。
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梅州市中部,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蕉岭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森林覆盖率高达78.8%,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被誉为“粤东明珠”。
“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的称号,是对蕉岭县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的肯定。据了解,蕉岭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森林浴、森林疗养、森林旅游、森林教育等为主的多元化康养模式。
首先,蕉岭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如国家4A级景区——蕉岭县九曲溪,以山水风光、森林氧吧、温泉度假等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养生。此外,蕉岭县还建设了森林康养步道、森林浴场、森林疗养中心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森林康养体验。
其次,蕉岭县积极开展森林康养教育与宣传,提高全民森林康养意识。通过举办各类森林康养活动,如森林康养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让更多人了解森林康养的好处,从而积极参与到森林康养中来。
再次,蕉岭县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森林康养产业技术创新。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森林康养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蕉岭县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提升森林康养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森林康养基地,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扩大森林康养产业规模。积极引进和培育森林康养企业,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加强森林康养品牌建设。打造“蕉岭森林康养”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蕉岭森林康养。
四是推动森林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森林康养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综合体。
总之,梅州蕉岭县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标志着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蕉岭县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树立典范。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之旅
- • 蕉岭徐溪镇黄氏家庙重光:两岸宗亲共续族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梅江区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梅州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扶贫菜篮子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再创辉煌,斩获3金2银谱写体育新篇章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梅江区老旧工业区华丽转身,文创园内百家企业共筑新篇章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州百亿级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焕新升级,AR互动展区带您穿越十大元帅革命历程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推动客家文化全球传播”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新发现明代客家移民文献,为族谱研究注入新活力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启动:“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成功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引进京东冷链等知名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上线,全域监测守护碧水清流
- • 梅州成立全球首个客家菜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客家菜文化传承与创新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梅州铜箔产业集群荣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称号
- • 百年祠堂里的美食课:孩童体验打糍粑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 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得桂冠,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农村危桥改造三年行动圆满完成,78个偏远村受益匪浅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上新台阶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丰顺县成立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打造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新体验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韵味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