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南磜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打糍粑”比赛。近日,南磜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糍粑”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传承年味记忆。
“打糍粑”是南磜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行。这项活动不仅是一种食物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糍粑,又称年糕,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古代,人们认为吃糍粑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因此,打糍粑比赛在南磜镇具有极高的地位。
今年的“打糍粑”比赛在南磜镇文化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参赛队伍和观众。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热情高涨,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自己独特的打糍粑技艺。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两个环节,参赛者们需要用木槌将糯米捣成糍粑,然后进行造型、包装,最终评选出最佳糍粑。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一道道精美的糍粑。观众们也被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所感动,纷纷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团体赛和个人赛的优胜者。
“打糍粑”比赛不仅传承了南磜镇的民俗文化,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一独特的传统习俗。在比赛现场,记者采访到了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打糍粑比赛,感受到了南磜镇浓厚的年味。这里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南磜镇党委书记表示,举办“打糍粑”比赛,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年味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南磜镇,感受这里的民俗风情。同时,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糍粑”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南磜镇的年味更加浓郁,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南磜镇将继续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感受这里的民俗风情,传承年味记忆。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蕉岭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大埔县砥砺前行,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启幕,百项传统技艺集中亮相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点亮古韵时光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五华横陂镇发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一段跨越时空的建筑传奇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客家传统米程成年轻人口袋零食新宠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再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暑期托管服务创新启动:“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
- • 梅州经开区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升级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与创新共绘民俗画卷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行动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创历史新高,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 • 五华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点亮美好生活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转身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孵化青年创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隆重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客家擂茶拿铁惊艳亮相上海咖啡节,非遗跨界引发热议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火爆,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合作意向达成32项,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氢能+储能示范项目落户,总投资15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仿野生灵芝种植效益显著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讲述扶贫动人故事
- • 港澳台侨胞慷慨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谱写教育新篇章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投产,良种覆盖率超95%,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签约核心装备制造商,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绿美扶贫”计划,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